院务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院务动态>>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影像科启用高端光谱CT——“双层探测”技术开启精准诊疗新纪元
时间:2025-05-14 10:57:20    来源:    浏览:

“以前做增强CT要憋气憋到头晕,现在感觉‘嗖’一下就扫完了。”近日,患有严重肺气肿的王女士在影像科完成检查后竖起大拇指。

历经机房装修、设备到位、硬件安装、软件调试、临床试用等一系列紧密有序的准备工作,5月12日,医学影像中心正式启用飞利浦皓克Spectral 256排光谱CT设备。

据悉,与传统CT依赖单一能量X射线成像不同,飞利浦皓克光谱CT采用“双层瞬时能谱分离技术”——上层探测器捕获低能X射线,下层探测器吸收高能X射线,通过实时能量解析算法,将单次扫描数据拆解为涵盖物质成分、组织代谢、血流灌注等维度的“光谱数据包”。在多种临床疾患的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估中展现出独特优势。

核心适用领域:

1. 肿瘤学(精准诊断与疗效监测)

早期肿瘤检出:低对比度病灶(如小肝癌、胰腺癌、肾癌)的检出率更高,通过能谱碘图增强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差异。

肿瘤定性分析:鉴别良恶性(如肺结节成分分析、甲状腺肿瘤的碘摄取评估)。区分肿瘤类型(如淋巴瘤与转移瘤的能谱特征差异)。

疗效评估:化疗/靶向治疗后,通过碘定量分析肿瘤血供变化(比传统CT更早反映治疗反应)。射频消融后残留活性肿瘤的判定。   

2. 心血管疾病(结构+功能一站式评估)

冠心病:冠脉CTA:去钙化技术减少钙化斑块伪影,提高狭窄诊断准确性。斑块成分分析(区分易损斑块脂质核心与纤维帽)。    

心肌病变:心肌缺血评估(结合碘图定量心肌灌注)。心肌炎或淀粉样变性的组织特征分析。

大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能谱成像(优化内膜瓣显示,减少伪影)。

3. 神经系统(急性卒中与微小病变)

急性缺血性卒中:一站式CTP(灌注)+能谱分析,早期识别缺血半暗带。低keV单能级图像提高血管闭塞部位的显示。

出血性卒中:能谱技术区分出血与钙化,辅助病因诊断。  

微小病变:垂体微腺瘤、听神经瘤的检出(高对比单能级图像)。

4. 呼吸系统(肺栓塞与间质病变)

肺栓塞:亚段肺动脉栓子检出率提升(低keV图像增强血管对比)。鉴别慢性血栓与急性栓塞(碘图评估血流灌注)。

肺结节与肺癌:良恶性鉴别(能谱参数如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

间质性肺病:早期纤维化评估(基物质图像提高磨玻璃影的敏感性)。

5. 腹部与盆腔(多器官精准评估)

肝脏疾病: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碘图+虚拟平扫)。脂肪肝定量(能谱技术区分脂肪与正常肝组织)。   

泌尿系统:结石成分分析(尿酸、草酸钙等),指导治疗。肾肿瘤血供评估(如透明细胞癌的碘摄取特征)。

胰腺与肠道:胰腺癌的可切除性评估(能谱CT优化血管侵犯判断)。炎性肠病活动度监测(肠壁碘浓度反映炎症程度)。      

6. 骨骼与关节(创伤与代谢性疾病)

痛风:特异性识别尿酸盐结晶(能谱技术区分非钙化沉积)。  

骨质疏松与骨折:骨密度定量分析(能谱CT提供更精准的钙含量测量)。   

金属植入物评估:减少髋关节/脊柱术后金属伪影,评估假体周围感染或松动。    

7. 儿科与急诊(快速低剂量应用)

儿科:低剂量扫描(如先天性心脏病、肿瘤筛查),减少辐射风险。

急诊:头颅CTA与颅脑灌注一站式快速扫描。外伤患者(出血、脏器损伤、骨折)的高效评估。

医学影像中心主任顾钱峰介绍,“超快扫描速度”与“低剂量设计”是光谱CT最大的优势,例如冠脉CTA扫描心率从以往的<75次/分,到如今的<110次/分,高压注射速率从5ml/S下降至4.5ml/S,对比剂从100ml将至60ml;还可依托革命性“双层探测器”架构,可在单次扫描中同步获取常规CT影像与12组光谱分析数据,为肿瘤早筛、心脑血管疾病评估、代谢性疾病诊断等领域提供“分子级”精准影像支持,标志着区域医疗影像技术正式迈入“多参数、多维度、多场景”的智能诊疗时代。  (胡玉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