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院务动态>>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16岁少年每天排尿近 5 升,跑厕所10几次!竟是这个罕见病作祟
时间:2025-04-29 14:50:22    来源:    浏览:

来自安徽的16 岁少年小李被一场神秘疾病纠缠了整整一年——他像一个“止不住的水龙头”,每天频繁口渴,饮水量大得惊人,每隔1-2小时就要跑一趟厕所,连睡觉也不得安宁,每晚都要起夜三四次。这场持续的“尿频持久战”让他整个人变得憔悴不堪。直到最近,小李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求诊,这场与病魔的“拉锯战”才终于有了转机。

从糖尿病疑云到罕见病确诊

被多饮多尿折磨得不堪忍受的小李直到最近才向在甬务工的母亲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得知孩子的情况,母亲第一时间就为小李订了来甬的车票,母子俩赶紧来到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求助。

接诊的鄞州区第二医院内分泌科王丽群副主任医师注意到,除了多饮多尿,小李在短短1年内体重下降了15斤。这个线索让她首先联想到糖尿病,但外院检查显示小李血糖值完全正常,初步排除了这种可能。

面对迷雾重重的病情,王丽群迅速调整诊断方向,将目光投向尿崩症、精神性烦渴等罕见病症。门诊尿常规检查显示,尿比重1.010,尿渗透压298mOsm/L,这些指标提示尿崩症可能性增加。为了揭开真相,医生建议小李住院进行详细检查。

入院后的一组数据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小李 24 小时尿量竟高达 4900毫升,远超正常人800-1500毫升的标准,是典型的多尿症状。紧接着,小李接受了诊断尿崩症的关键检查——禁水加压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医护人员时刻关注着他的尿量、尿比重、血压、电解质等各项指标变化,在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再次进行数据对比。

经过严谨的分析,小李最终被确诊为“部分中枢性尿崩症”。随后的垂体增强 MRI (磁共振成像)检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小李多尿的根源是体内缺乏抗利尿激素。

明确病因后,王丽群副主任医师迅速为小李开具了针对性用药。神奇的是,用药仅1天,小李的24小时尿量就从4900毫升锐减至 2450毫升,效果立竿见影。

“孩子这一年太难了,感谢您救了他!”4月28日出院时,小李母亲紧紧握住王丽群医生的手激动地说。这场持续一年的“尿频噩梦”,终于画上了句号。

认识尿崩症,警惕身体发出的“信号”

那么,这个神秘的“尿崩症”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鄞州区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阮凌燕打了一个比方:“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水厂’,抗利尿激素就是精准调控水流的阀门管理员。正常情况下,它会根据身体缺水程度调节尿液浓度。但尿崩症患者的‘阀门管理员’要么消极怠工(中枢性尿崩症),要么指挥失灵(肾性尿崩症),导致大量水分白白流失。”

据介绍,中枢性尿崩症多因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引发,如肿瘤压迫、外伤损害或感染发炎;肾性尿崩症则常与遗传因素相关,肾脏对激素指令“充耳不闻”。而妊娠期尿崩症属于特殊类型,与孕期激素剧烈变化有关。

“虽然尿崩症本身属于良性疾病,但它的‘杀伤力’不容小觑。”阮凌燕表示,严重患者若 4 小时内未补充水分,就可能因脱水引发休克。此外,频繁的喝水、排尿,尤其是夜尿增多,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引发尿床等尴尬情况,久而久之容易导致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医生特别提醒,一旦出现异常口渴、频繁排尿等症状,务必及时到内分泌科排查。早期干预不仅能避免严重并发症,更能让患者重获健康,回归正常的工作、学习与社交生活。(周黎、谢美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