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 | 首页 |
|
24岁的任先生是一个身高180cm的瘦高小伙,现定居在宁波。4月初的某日清晨,任先生在睡梦中突感胸闷胸痛,呼吸不畅,遂到鄞州二院急诊就诊。急诊医生询问病史后为其安排了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其右肺大疱破裂,右肺压缩50%,经胸心外科潘成文副主任医师会诊后收治病区进一步治疗。
住院当天,潘成文副主任医师与胸心外科岑浩锋主任商量后,决定为任先生安排急诊手术。责任护士周哲静为任先生行术前准备时,发现他情绪紧张、焦虑不安,便宽慰任先生,告知其手术采用单孔胸腔镜微创术式,术后六小时即可饮水,第二天即可进半流质食物,这才减轻了任先生的恐惧与焦虑。随后,潘成文副主任医师又向任先生详细解释了气胸的原理、手术方法以及预后等问题,终于让患者放下了紧张情绪,从容地面对手术。
术中,医生为任先生做了肺大疱切除加胸膜固定,又在右胸腔第5肋间放置了一根引流管引流积气与积液。手术过程顺利,耗时仅半个小时,全程未出血。术后第二天任先生即拔除引流管,第三天就顺利出院了。
目前,任先生术后随访指标均正常。他表示终于不用再担心自己会突然发生胸闷了,也可以在休息日约上三五好友去体育馆打篮球、爬山,过属于“正常人”的生活了。
潘成文介绍,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脏实质或脏层胸膜在无外源性或介入性因素的影响下破裂,引起气体在胸膜腔内蓄积。常见于瘦高体型的青少年,由于此类体型患者更易因先天性弹力纤维发育不良而导致肺泡壁弹性减退,扩张后容易形成肺大疱,就像充满气的气球。大部分自发性气胸患者都曾在发病前有运动(如打篮球、踢足球等)、屏气、提重物等诱因,甚至有人在睡眠中翻个身也会发生气胸。
“病人会突感一侧胸痛、憋气、呼吸困难且难以缓解,也有的病人症状较轻,只感觉胸部不适或呼吸不畅,一般没有生命危险,但首次发作时病人往往毫无经验,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耽误治疗。”潘成文表示,瘦高体型的人如果在剧烈咳嗽或用力过猛之后出现胸痛和呼吸困难,要警惕自发性气胸的可能,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那么发生了自发性气胸一定要手术吗?鄞州二院胸心外科主任岑浩锋表示,少量气胸可以保守治疗,仅需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吸氧、止痛对症处理;肺压缩>20%的患者可以采用胸腔穿刺抽气法或胸腔闭式引流术。但年轻人自发性气胸经上述治疗三日无效或者反复发作2次以上(包括2次),以及肺压缩超过70%,则建议手术治疗。手术的方式以胸腔镜微创治疗为主,切除或修补漏气的肺组织,创伤小,疼痛轻,修复快,术后复发率低于0.5%。
“这类患者如果不做手术,身上像装了‘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再次发作,如果运气不好,甚至可能发生自发性血气胸进而危及生命。”岑浩锋特别提醒,有过自发性气胸的人不宜剧烈运动、乘坐飞机及潜水。平时要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剧烈咳嗽);饮食方面平时应注意补充营养,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适当进食粗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锻炼应选取舒缓的运动,避免篮球、足球等需要突然乏力的剧烈运动。(周哲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