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 | 首页 |
|
“谢谢你闻医生,你真是我们女儿的救命恩人!”11月28日,患儿家属叶先生和妻子一行专程来到鄞州二院,将一面承载着满满谢意的锦旗送到了该院重症医学科医生闻郑峰手上。锦旗上醒目的“仁心相助救命恩似海,妙手医术回天情难忘”几个大字背后,是一个惊险又暖心的故事。
吓人!女童深夜突然呼吸困难昏厥倒地
11月18日凌晨,熟睡中的叶先生夫妻俩被9岁女儿璐璐(化名)突如其来的哭闹声惊醒。夫妻俩火速起身查看情况,发现一向乖巧的孩子变得焦躁不安,喘气声又粗又急,正痛苦地呻吟着。
夫妻俩见状吓得不轻。回想起孩子小时候曾犯过几次急性喉炎,症状虽然没那么严重但也有些类似,当机立断决定将孩子送医。然而,让夫妻俩始料未及的是,孩子的情况在短短几分钟内急转直下,三人还在去往地下车库的路上,璐璐便因呼吸困难昏倒在地,瞬间动弹不得。
“我们当时真的害怕极了,生怕孩子来不及上医院就这样没了。”眼看着孩子的呼吸越来越微弱,夫妻俩一个就地试着给孩子做人工呼吸,一个赶紧打120急救电话求助。
“120吗?救命啊……”焦急的求助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同住一个小区的鄞州二院重症医学科医生闻郑峰此时刚睡下不久,恰巧住在一楼的他听到了门外的动静。从对话的只言片语中,他敏锐地察觉到有人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没有丝毫迟疑,闻郑峰迅速穿上衣服,冲出门外。
“我是医生,让我看看。”闻郑峰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身份并查看患儿情况,发现孩子因为缺氧已经失去意识,口唇发紫,呼吸急促,病情危急。为了尽可能节约时间,他建议将孩子移动至小区门口,等候120急救车的到来。
闻医生日常工作场景
患儿父亲: “他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们”
“幸好120也离得近,我们刚到门口,急救车也到了。”叶先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既后怕又庆幸。几个人一起将孩子抬上了救护车,闻郑峰一路帮着急救医生使用呼吸面罩加压给氧。
120车将孩子就近送入鄞州二院急救医学中心,闻郑峰全程参与抢救,开通绿色通道、对症给药、持续加压给氧……约5分钟后,孩子的面色逐渐恢复红润,氧饱和度也从入院时的70%左右上升到90%以上。但是呼吸急促的情况依然存在,氧气面罩一撤除,病情又反复了。
为了解除气道梗阻,闻郑峰又和急诊医护、麻醉科医生等一同为璐璐进行了气管插管。待情况基本稳定后,医患共同商议,决定将孩子转往儿童疾病救治经验更为丰富的市妇儿医院接受后续治疗。
“我陪你们一起去。”还没等叶先生夫妇开口,闻郑峰便主动提出要随车护送孩子转院。夜深人静,急救车一路疾驶,畅通无阻,短短10分钟口便抵达妇儿医院。璐璐随即被收入儿童重症病房,闻郑峰仔细向接班医生交代孩子发病情况及转院前的救治措施,直到确认孩子已脱离危险,一切安顿妥当,他才松了口气悄悄离开了。返回家中已是凌晨4:30,短暂休息后,第二天一早他又投入了新一天繁忙的诊疗工作。
“当时我们只顾忙着各种签字,都没来得及道谢,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走的。”叶先生告诉记者,自己虽然和闻郑峰医生同住一个小区,但此前彼此素昧平生,没想到危急时刻这个热心邻居能够施以援手,全程陪同就医。“那个夜晚,他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们,让慌乱的我们安心不少,真的很感谢他。”
事后,经过多方打听,夫妻俩才终于找到了女儿的救命恩人。如今,孩子终于康复出院了,所以专程送来一面锦旗聊表谢意。面对孩子家人的感谢,闻郑峰却说这都是他应该做的,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
“他能这么做我们一点也不意外。”鄞州二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胡东军说,闻郑峰医生一直是个热心人,对待工作更是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科室同事听说这件事后都很感动,觉得正能量满满,要向这位身边的榜样学习。 (谢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