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 | 首页 |
|
走一会儿路小腿就疼,不一定是腿脚出了问题,病根也可能在血管上。家住宁波鄞州的张师傅在确诊前就走了不少“弯路”,辗转于各大医院骨科就诊未果,最终在鄞州二院血管外科确诊为“主动脉血栓形成”。
张师傅今年50岁。从一年多前开始,他发现自己走着走着小腿就会酸痛。起初,他只当是自己上了年纪的缘故,并未在意。但一段时间后,情况越来越严重,走几步小腿肚就痛得难以忍受,走路也变得间歇性一瘸一拐,张师傅这才到医院求诊。
“之前跑了不少医院,看的都是骨科,可就是不见好。”张师傅说,直到最近他来到鄞州二院骨科专家门诊,经马维虎主任医师和包学迅主任医师两位专家检查和诊断,基本排除椎管狭窄等神经因素后,建议他再到血管外科门诊看看。
腿疼还能是血管方面的问题?张师傅抱着一丝疑惑,找到了鄞州二院血管外科袁小冬主任。在详细询问病史并仔细查体后,袁小冬发现,张师傅双下肢的动脉搏动都很弱,于是马上为其安排了下肢CT血管造影术,结果提示双下肢的血管并没有明显问题。
腿部血管没问题,难道问题出在主动脉?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袁小冬联想到自己以往接诊的部分主动脉夹层患者,也会因为主动脉真腔狭窄导致下肢缺血无脉,心中便有了另一种猜想。而随后的全主动脉CT血管造影术检查结果,恰恰印证了他的这一推断。张师傅的腹主动脉中下段有大量血栓形成,堵塞管腔,导致腹主动脉严重狭窄,最窄处仅约1毫米,引起脚痛的原因总算找到了!
幸运的是,血栓位于双侧肾动脉开口的下方,并没有累及重要的脏器。不过血栓负荷量比较大,仍有脱落致远端栓塞的风险,一旦发生栓塞后果不堪设想,甚至有截肢可能。考虑到患者病程较长,血栓很可能比较陈旧,溶栓效果不佳,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袁小冬主任医师团队决定为张师傅实施手术治疗。
经过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医生小心翼翼地切开患者双侧股动脉予暂时阻断,在血栓处植入了覆膜支架后,再放球囊扩张,顺利解除了狭窄。术后第二天,张师傅就能下床活动了。他试着走了几步,惊喜地发现小腿不再疼痛了。
“太好了,终于恢复正常了,谢谢你们!。” 术后一周出院时,张师傅向医护人员再三道谢。
据袁小冬主任介绍,原发性主动脉血栓形成是指在无动脉瘤样病变,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无任何心源性的血栓形成的情况下,附着在主动脉壁上的血栓形成。与常见的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相比,这种血管疾病十分少见,病因尚不明确。患者起病之初大多无症状,随着疾病进展,当肢体动脉或内脏动脉出现栓塞、狭窄时,常会出现下肢酸胀、疼痛等症状。最常见的栓塞部位就是下肢。
袁小冬主任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抽烟、“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高龄等都是影响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一旦出现腿部疼痛、发凉、麻木、肌肉抽筋等,甚至出现间歇性跛行、溃疡、坏疽等严重症状,在排除骨科相关疾病后,一定要尽早到正规医院血管外科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李卫、谢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