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 医学科普
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医学科普>>医学科普
医学科普
肠外营养液的简介及稳定性
时间:2021-12-07 16:33:35    来源:    浏览:

一、肠外营养液简介

全肠外营养液(TPN)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水、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各种营养成分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于特定的配液袋(三升袋)中,以提供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改善其营养状况。它能供给患者足够的能量、合成人体或修复组织所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增进自身免疫能力,促进伤口愈合。肠外营养的适应症主要有胃肠道瘘,短肠综合征、肾衰竭、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感染、急性胰腺炎等,作为辅助治疗的有大手术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衰竭、长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重症颅脑损伤的早期、骨髓移植、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等。

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

图片1.png

二、肠外营养的稳定性

由于肠外营养混合液由数十种物质组成,混合液保存与使用时间通常在24h以上,因此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备受关注,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

1、脂肪乳稳定性:脂肪乳是一种乳化剂将植物油乳化而成的白色乳状液体,由微小的脂肪粒子分散在水相中形成的两相体系。影响因素包括电解质和微量元素、PH、温度、氧气、储存材质与时间、调配流程等。

(1)电解质和微量元素:脂肪乳的电位值在-30mV以维持较好稳定性,若营养液中的阳离子浓度超标,则会中和脂肪粒子上磷脂的负电荷,导致乳粒间负电位被中和,乳粒间排斥力减弱而发生聚集,形成大的乳粒。

(2)PH:当PH降至5.0以下时,脂肪乳丧失其稳定性,当PH<2.5时,负电位完全消失,脂肪颗粒排斥力为零导致颗粒聚集融合形成破乳,葡萄糖的PH为3.5-5.5,葡萄糖浓度达到50%时,脂肪粒子几乎均凝聚,因此配置过程中葡萄糖不能直接与脂肪乳剂混合,且肠外营养液中葡萄糖浓度最后控制在23%以下,肠外营养最终PH应控制在5-6。肠外营养液中的氨基酸有缓冲和调剂PH的作用,氨基酸的存在能更好保护脂肪乳的稳定性。维生素C为强酸性物质,加入过大的量容易导致营养液变色甚至破乳,尽量避免加入营养液中,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C含量为100mg,因此最多可加入100mg的维生素C。

(3)离子浓度:肠外营养液中要求1价阳离子(K+、Na+)浓度<150mmol/L,2价阳离子(Ca2+  Mg2+)浓度<5mmol/L,电解质的离子价越高,中和负电荷的能力越强,更容易形成油水分离现象。

(4)温度:温度升高脂肪粒易发生聚集,常温储存48h易破乳,4℃条件下需要1-2个月后发生破乳,因此配好的营养液应2-8℃下保存,应尽快使用。

(5)氧气:有氧气存在时,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会发生过氧化,导致氧化应激和中毒。

(6)储存材质与时间:采用聚氯乙烯(PVC)材质的三升袋存放肠外营养液会释放出增塑剂,对脂肪颗粒有破坏作用,现在临床使用的是更为安全稳定的乙烯乙酸酯(EVA)材质。

(7)调配流程:调配过程应严格按照调配顺序,除葡萄糖不能直接与脂肪乳同时灌注到营养袋中,也应避免电解质、微量元素直接加入脂肪乳剂内。脂肪乳应最后加入营养袋中并摇匀。

2、微量元素的稳定性

多种微量元素属于酸性且不稳定,与其他药物配伍易发生化学反应,虽然说明书标注可加入氨基酸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中,但已有文献报道加入到葡萄糖注射液中会变成淡黄色,原因是产生毒性物质5-羟甲基呋喃甲醛。但也有个别产地的氨基酸注射液(18AA-Ⅴ-SF)与多种微量元素混合颜色会加深,因此调配时建议加入氨基酸注射液并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

 

 

参考文献:《实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书籍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