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育
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科研教育>>科研教育
科研教育
2014年宁波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教班顺利闭幕
时间:2016-11-11 15:28:34    来源:鄞州二院    浏览:

 


会场全景

  


会议嘉宾合影

118日上午,由我院承办的2014年宁波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微创技术在肾移植中的应用进展”顺利举行,来自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宁波市医学会、鄞州区卫生局等单位相关领导及全国器官捐献、临床移植方面的专家学者、全市器官移植专业医护人员等100余人参会。

从本次学术年会上获悉,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我市已实现52例人体器官捐献,捐献器官被分配给省内5家移植中心,成功捐献了42个肝脏,103个肾脏,24个角膜。通过移植手术,挽救了140多名肝肾疾病晚期患者的生命,让20多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我院累计完成其中60DCD肾移植手术,完成数量及质量在全省处于第二位。尽管如此,器官移植供体短缺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截至201410月,我市仅因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维持血透治疗的患者就有约1500多人,另外全市腹膜透析患者约700人,其中在鄞州第二医院急切等待肾移植的病患达470余人。

 


郑树森院士作学术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陈知水教授作学术报告

    


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少玲教授作学术报告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建永教授作学术报告

    


鄞州区卫生局朱叶锋局长致辞

  


姚许平院长致辞

 

在当天的学术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浙一医院郑树森院长在会上作“肝移植技术体系创新”的专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国家卫生计生委目前正在大力推动DCD捐献工作的开展,特别是2014年以来,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通过建立公平、公正的人体器官捐献和分配体系,完善协调员队伍建设和器官获取组织(OPO)建设,以确保现阶段下工作的有序进行。特别是201311月,“杭州决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的器官移植事业进入了新的时代。根据“杭州决议”要求,我国将建立完善器官获取组织和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严格使用计算机系统实施器官分配,确保公开、公正、透明的器官获取、分配与合情、合理、合法的人道主义救助。我院是第一批签署杭州决议的移植中心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知水教授、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少玲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建永教授、我院姚许平院长、宁波市李惠利医院陆才德教授、鄞州人民医院翁国斌院长及裴仁治副院长、宁波市第一医院欧阳桂芳教授、市眼科医院周宏健教授等分别在会上就器官移植相关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探讨。

本次国家级继续教育班的举办,得到与会专家和参会代表的一致肯定。随着DCD捐献工作继续向规范化迈进,器官移植学界需要通过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围手术期管理和加强患者随访,推进微创技术在移植领域的应用,保障移植患者的长期、健康存活。与会专家也纷纷表示,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通过临床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协作,必将探索出一条规范、科学的器官捐献之路,使我国的器官移植事业走向健康广阔的天地,为百姓造福。

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并顺利闭幕。(祁洪刚/  李晟/ 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