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院务动态>>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奥地利医行记
时间:2016-10-08 09:27:06    来源:鄞州二院    浏览:
 
初春三月,突然一个电话告知可以出国了,平静了一年的心情再次跳动起来。经过紧张而有序的准备,踏上了开往奥地利维也纳的飞机。聊聊天、打个盹,转瞬间飞机在维也纳机场平稳降落。早已在机场等候多时的徐大姐热情的迎上来,简单而礼貌的自我介绍后,将我们带上开往维也纳总医院(AKH)宿舍的大巴。
车子在路上奔驰,初春的维也纳渐渐映入眼帘。鲜艳而精致的城市淹没在爬满新绿的树丛中,虽然已是傍晚,不时有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在慢跑,多么悠闲而宁静的生活!戒指路、感恩教堂、维也纳市政厅、史蒂芬大教堂等维也纳标志性建筑在徐大姐的讲解中陆续映入眼帘。汽车在走走停停中,终于停在AKH医院的职工宿舍外。终于到了,沉寂的车厢中再次沸腾起来,整理行装下车。宁波一行8人,被分配到16楼的AKH宿舍中。16楼在中国也许不算什么高楼,而在维也纳则绝对是摩天大楼。由于房间朝东,维也纳东城的风景尽收眼底。放下旅途的疲惫,几乎所有的人都去宿舍四周走走看看,近距离体会维也纳城市的美。维也纳地处中欧,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聚集地,这里居住着日耳曼人、凯尔人、斯拉夫人等欧洲主要的民族,以日耳曼人为主要民族。金发、碧眼、坚挺的鼻梁、高耸的颧骨、高大的身材、白皙而粗糙的皮肤搭配上鲜艳的衣服,仔细体会这些日耳曼人的特点,就不难理解教堂和油画等西方艺术特点:立体而鲜艳。而中国人则喜欢平面和讲究内涵意境,水墨山水,诗画江南似乎也是必然,就好像中国人的脸,全在一张纸上。
 

维也纳感恩教堂
 
    有幸被分配到了维也纳多瑙医院神经外科,是维也纳第二大神经外科中心,以显微脊柱外科闻名于维也纳。全科室共有11位医生,30张床位,年手术量约1000台左右,科主任霍夫曼教授在奥地利是位非常有名的脊柱外科专家,毕业于维也纳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在欧洲被分为脑外科(brain surgery)和脊柱外科 (spinal surgery)。手术种类主要为颈椎及腰椎间盘手术为主。这个在以前上学时早有耳闻,以前一个老师曾讲过:在欧洲,神经外科的手术主要为颈椎间盘及椎间盘手术为主,真正的脑科手术则少之又少。多瑙医院也不行其外,基本上90%以上的手术均为此类手术。我想究其原因可能是欧洲相对较少的人口,脑肿瘤相对其他部位较低的发病率。不过在将近6周左右的交流学习中,也观摩到了不少经典的脑科肿瘤:脑干旁肿瘤、听神经瘤、垂体瘤、脑膜瘤及胶质瘤等神经外科常见高难度手术。科内一名叫沃夫刚(wolfgang)的主治医生对脑肿瘤的显微切除具有较深的造诣,其手术技巧在国内各大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也是一流的。通过他显微手术的操作演示使自己对显微神经外科有更多深层次的理解,深化了导航在自己思维中的重要性。个人认为:在国内,导航只是各大医院神经外科竞争的一个必要条件,至于其真正的作用,则很少有人能解读。其实,导航是神经外科手术发展史上继手术显微镜后另一个划时代的手术设备,对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神经外科医师通过导航的帮助可以更加精准的定位脑组织病变部位,从而能够找出最优化的手术路径,在皮瓣、骨瓣、脑入路等一系列步做出最优化的手术计划,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副损伤。导航和手术显微镜一样,解决了神经外科医师“视与见”的问题,好比给神经外科医生装上了GPS定位系统。也正是因为导航设备的发展从而使神经外科从显微时代从而走向微创时代。 


多瑙医院神经外科美敦力神经导航,购于15年前
 
    神经外科手术室面积较大,其内陈放着较多的神经外科手术设备,如CB机、手术显微镜、导航、PACS系统、麻醉机等。每个手术室中拥有一个手术室助理,其工作类似于国内的手术室护工,但其工作更为专业,不仅负责病人的搬运,而且还非常精通手术室内大型设备的操作和使用,如显微镜,导航,CB机等手术设备。护士则更为细致的协助手术医生做好手术器械的准备与传递。奥地利人秉承着德国人严谨科学的做事态度,对每件事都尽可能做到精益求精,一些细节方面的表现着实值得学习。当然严谨的做事态度并不伴随着沉闷压抑的工作环境。其工作气氛很悠闲,在手术时,大家可以在保证手术紧凑有序的进行下听点音乐,小声交谈,或通过PACS系统上网。但大多数人都选择一个人干自己的事情,尽量不影响周围的人。奥地利手术室一些无菌操作相对国内来说确实是较为先进:1.手术衣和手术铺巾均为防水材料,在手术中可以避免液体冲洗弄湿铺巾而增加感染的机会;2.手术铺巾近术野侧有无菌黏胶纸,可以保证避免铺巾移动,减少感染的机会;3.手术显微镜无菌塑料包膜上有专门的物镜卡口,封闭物镜,而且透光很好,减少在手术操作中由于接触物镜而导致的手术感染。神经外科手术相对其他外科感染率较高,原因不外乎较长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显微镜封闭不严所致的感染。上述一些细节方面的设计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不足,减少手术感染的机会。


手术室


手术准备间


手术器械准备间

       洗手间
 
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流的手术设备和手术器械加上严谨负责的手术人员造就出一流的手术效果和相对较低的手术并发症。当然手术并发症一定伴随着手术,面对并发症时,手术医生和病人的积极面对,其他医生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指责失误者。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着可能在国内很复杂的事情得到简单完美的处理。
 
除了每天去医院学习,徐大姐还给我们安排了很多公务活动,以便从多方位的了解维也纳医疗体系的运作。公务活动主要是对卫生行政方面的了解。奥地利的医疗保险体制相当不错,2007年在欧盟国家评比中位居榜首,2008年排名第三。奥地利的医疗保险体制与中国有很大不同,享受社会医疗保险的人要占奥全国人口98%以上,只有少数高收入的艺术家、企业家等不享受社会医疗保险。奥每年的医疗保健开支270亿欧元,约为全国 GDP的10%,其中医疗保险公司承担约50%,个人承担30%,各级政府承担20%。全国有1/3的人除参加法律强制的社会医疗保险外,还自愿参加私营的补充医疗保险,以便在生病时能享受住单间病房、领取病假补贴等额外服务。
 
奥全国有19家医疗保险公司,按工人、职员、官员、军人、农民、公证员等行业分类,分别负责该行业的医疗保险工作。根据不同行业的收入情况、得病几率等,保费标准也不一样。目前官员的医疗保险费为工资的7.3%,其中本人缴纳4.1%,单位缴纳 3.2%;职员的保费为7.5%,单位和本人各缴3.75%;工人的保费也是7.5%,其中个人缴纳3.95%,雇主承担3.55%;农民的保费为7.5%,退休后为4.85%,须全部自己缴纳;普通小老板、艺术家、律师等独立经营者的保费为9.1%,到退休年龄后为4.85%,须全部自己缴纳。对独立经营者和农民,保费标准有上限,每月不超过341.25欧元和328.12欧元。所有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人员,如果月收入不达一定标准,可以申请减免保费。如果配偶和子女等直系家属没有就业,他们可随配偶或父母享受社会医疗保险。
 
奥地利有4.1万名医生,平均每千人有5名医生,他们分别在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门诊室工作。全国有2万多名医生参加社区门诊,其中有牙医4000多名,还有7000名是“家庭医生”。这些“家庭医生”同一家或几家医疗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后即成为“合同医生”,医疗保险公司按其工作量计件付酬,也可按月付酬。保险公司的付费标准由医疗保险公司协会与奥地利医生协会通过谈判达成。患者得病后一般要先找“家庭医生”治疗,并由“家庭医生”转诊去专科医院或其他医院治疗。如果病人找的“家庭医生”不是“合同医生”,医疗保险公司只能按“合同医生”收费标准的80%给予报销。
 
奥全国有264所医院,5.2万余张病床,全国平均每千人有病床6.3张,其中2/3的病床在公立医院。医院接收的病人除急诊病人外,一般须经“家庭医生”转诊。病人如需住院治疗,每人每天只需缴纳10欧元管理费,所有检查、治疗、手术、医药、护理、伙食费等全部住院费用,个人无须负担。奥所有医院都没有自费药或其他自费项目。
 
医院按病例标准进行经费管理,医疗保险公司按病例标准向医院支付费用,如做一个胃切除手术收费多少,做一个心脏手术收费多少等。医院经费主要靠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拨款,国家征收的增值税要按一定比例贴补医院。如医院还出现亏损,则由政府给予补助。奥法律规定,医院必须成立药品委员会,成员有负责经营的院长、药房主任、首席医生、首席护士、专科主任医生等。其任务是根据临床效果共同确定医院药房必备的药品清单,采购原则是如市场上有几种同类药品,选择最便宜的。奥地利医院药房的药品只供院内使用,患者不能从医院的药房买药,出院时医生开的处方,要到药店去买。由于历史原因,全国只有5家医院有经营药店的权利。奥地利政府准入市场的药有1.5万余种, 其中约8000种是处方药,其余为非处方药,共有4200多种药列入医疗保险公司的报销清单。病人看病后,一般要拿着处方到药店买药。全国有1217家药店,有962个私人诊所兼营药店。奥地利不允许开设网上药店。奥全国一年的药品销售约37亿欧元,医院用药约8亿欧元。销售业绩超过全国平均数的药店,要将其超额部分的2.5%以折扣形式返回给医疗保险公司。药品批发商可以入股药店,但股份不能超过49%;如4公里之内没有其他药店的话,该药店最多可以开 1家分店。病人看病后,每次要付处方费4.8欧元,对处方开的药量没有限制。属报销清单上的药,药费按 100%报销,购自费药不能报销。不过奥法律规定,病人当年支付的处方费不能超过其年收入的2%。一般说,治疗费用的17%要由个人承担。报销清单上的药分红黄绿3类,红箱里的药是刚上市的新药,要经过24个月到36个月的市场检验,才能确定其是否留在报销清单上;黄箱子里的药一般有较好的辅助疗效。红黄类的药,要有医务主管签字才能报销。绿箱里的药,一般售价低于欧盟平均价格,凭处方就能报销。奥地利的药价取欧盟成员国市场的平均价。如果药厂提出的新药上市价低于欧盟平均价,即可进入红箱。
 
药品定价必须得到药价委员会认可。药价委员会由卫生部、经济劳动部、财政部、农林部、工会、商会、农会等7个部门的代表组成,由卫生部牵头。药价确定后,是否列入报销清单,由医疗保险公司协会决定,决策依据主要看药理分析、疗效评估和性价比。
 
奥地利医疗保险体制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医药开支在增加,这一方面是因为人均寿命延长,奥地利人均寿命已超过79.5岁,65岁以上的人超过全国人口的22%,而14岁以下的人不足15%。另一个原因是新药的价格在上升。药价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流通环节。根据现在规定,药品批发商对报销清单上的药可以加价7%-15.5%,加价幅度视药价而定,药价越低,加价幅度越高,药价越贵,加价越少。6.22欧元以下的药,可加价15.5%,而184.23欧元以上的药,只能加价7%。自费药可加价7.9%-17.5%。批发商平均要加价9%-9.5%。此外,零售药店要对报销清单上的药平均加价20%,对自费药平均加价30%。
 
近几年,为了减少政府对药品的补贴,也采取过一些临时性措施,如在1997年和2004年, 降低了批发商和零售商当年的加价幅度;2004年起,要求药店上缴“团结税”,税率为当年新增营业额的13%,持续5年;在2005年和2006年,要求年营业额超过200万欧元的制药厂上缴其营业额的2%。目前,政府每年对药品的补贴约5亿欧元,政府也在考虑如何降低药价。制药厂、批发商、零售商也在考虑对策,他们主张“自律”,一年减少加价2亿欧元。
 
从医疗保险公司的支出看,药品支出为21%,最大的支出是住院费用,其次是给医生的报酬。从严格意义上看,奥地利不存在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问题。对低收入群体而言,只要其收入低于某个标准,可以申请减免医疗保险费、处方费、每人每天10欧元的住院费等各种由个人承担的费用。对真正的穷人,其看病吃药做手术都是免费的。目前,只有做器官移植的病人可能需要等合适的器官,其他疾病如果病人不坚持去某个特定医院,一般都能及时住院治疗或手术。 
 

参观维也纳医院联盟
 

 参观维也纳急救直升机中心 
 
工作和生活是两个同等重要的事情,每到周末,约三五好友,一起去郊外走走,感受一下维也纳人悠闲的生活。在多瑙河边选个风景宜人地点,来一块维也纳猪排,品一杯维也纳干白,饭后晒着暖暖的阳光,大家讨论一下一周的见闻,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生活方法。在许多第一次尝试中,你会慢慢感受到西方人内在深邃的精神。在结尾,特别感谢我的家人,我的科室和我的医院对自己的支持和培养,祝我的祖国富强!!!
 

蓝色的多瑙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